異位性皮膚炎 的表徵、特點與用藥須知

異位性皮膚炎 是一種〝過敏反應性的皮膚疾病〞,有不少的患者是因為遺傳因素引起,也有不少患者是由濕疹的反覆發作轉化而成,它是同時具有慢性、復發性、瘙癢性、炎症性特點的皮膚病,而在不同時期的症狀是不盡相同的,雖然異位性皮膚炎這個名詞民眾已經是常常聽到,只是若無正確觀念,常常會拖到病況嚴重才想到醫院就醫,其實就已經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!

異位性皮膚炎

異位性皮膚炎 表徵特點

1.異位性皮膚炎在不同時期會有什麼表現特徵?

1.嬰兒期:又稱為變性濕疹,其表現特徵主要可分兩種類型,分別是滲出型及乾燥型,滲出型的類型大多發生在肥胖體質的嬰兒,主要部位常發生在臉頰,表現會有紅斑,而紅斑上常會有大丘疹、皰疹、水皰和滲出液;乾燥型常出現於較瘦弱的嬰幼兒,表面特徵為淡紅色的暗紅色斑片、密集小丘疹,皮膚呈現乾燥狀態無滲出液,也會附有灰白色的糠狀鱗屑,在臉部或是身體軀幹都有可能發生。

2.兒童期:兒童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大多表現為大丘疹,表面會有乾燥情況與灰白色鱗屑,部份會呈現苔蘚化,大多發生在肘窩和兩小腿的屈側,也常發生在頸部以及身體四肢,搔癢感通常會很明顯,若抓破患部,嚴重程度會加劇。

3.青年與成人期:其明顯表現為苔蘚化硬塊, 大多好發於頭部、臉部、頸部以及肘膝關節,通常患部處會有明顯的色素沉澱。

2.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原因是什麼?

1.心理因素:心情過度緊張、焦慮、憂鬱也是引發此病的誘因。

2.遺傳因素:若父母有過敏性的疾病,比如過敏性哮喘、鼻炎、蕁麻疹,通常這類遺傳類型會增加發病的機率,也有些人是因為遺傳到皮膚乾燥、皮膚屏障受損所間接引發。

3.環境因素:比如環境的變化或是接觸到冷熱、粉塵、花粉、食物等等。

3.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層面

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常常會有皮膚乾燥、劇烈搔癢,皮膚不適的情況,而且治療時間往往很長,所以也會間接影響到患者的睡眠、精神與其他心理層面,建議患者要以正面的心態面對它,並且積極的做正確的治療及護理。

用於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類型 (請依照皮膚科醫師指示使用)

1.類固醇:應用在急性期的皮膚治療中,類固醇對於控制炎症、減輕症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,當然,若使用類固醇也要注意副作用的產生,比如皮膚萎縮性病變的問題,所以,必須接受醫師指示,定時定量的使用類固醇會是一大原則。

2.抗微生物藥劑:主要是對於有細菌、真菌感染的患兒,可聯合使用抗生素藥膏等等。

3.抗組織胺藥物:用於抗過敏與止癢有優良的效果,也由於這類藥物副作用較低,家長們較能放心使用。

異位性皮膚炎 知識小百科

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是長期的抗戰,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的使用藥物,也需要做好長期的規範管理,不能因為症狀稍微好轉就停止治療,最正確的做法,是在病況減輕後,慢慢的減少藥物的用量,然後再漸漸停藥;平時也應做好保濕為基底的皮膚護理,盡量去修復或是維持皮膚的屏障功能,也要避免穿著過於合身刺激的衣服,並且多加留意自己的過敏源。


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.com
Scroll to Top